莫 輕 慢 在 家 的 修 行 人

简繁转换 - 简体

 
出家人是指「九眾」中之二眾,即尋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尼之二眾也。
根據《十誦律》列出:
(一) 比丘,持俱足戒之男眾。
(二) 比丘尼,持俱足戒之女眾。
(三) 六法尼,持六法之女眾。
(四) 沙彌,持十戒之男眾。
(五) 沙彌尼,持十戒之女眾。
(六) 出家,持八戒齋之男眾。
(七) 出家尼,持八戒齋之女眾。
(八) 優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九) 優婆夷,持五戒之女眾。
 
後簡化為「七眾」,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
婆夷;前五眾是出家眾,後二眾是在家眾。出家「五眾」又簡化為「四眾」,
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

所謂「在家人」是指優婆塞、優婆夷,而不是指不用守戒的世俗人。

出家是出離家庭生活,遠離世俗之塵,專心修沙門之淨行;亦兼指出家修道
者,與沙門、比丘同義。出家須剃落鬚髮,拋棄服飾,並穿著壞色之衣,故出
家又稱落飾、剃髮、落髮染衣、剃髮染衣、剃染、落染。

出家自古即盛行於印度,早在吠陀時代即有捨世捨家以求解脫者。其後婆羅門
教徒承其風尚,多入山林閒寂之處專心修道。《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
四中列舉二十六種不被允許出家者,如太小、太老、負債者、外道等。凡欲出
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而後從師剃除鬚髮,披著袈裟,受持戒法。

由於出家與在家之生活型態不同,其行為之限制亦隨之有異,故出家眾有
二五○戒或五○○戒等,而在家眾有五戒、八關齋戒等。
 
出家之基本類別有二,即:
(一) 身出家,僅形體出離在家之生活。
(二) 心出家,雖處居家,而心於諸境不生耽染。

再細分為四種:
(一) 身離非心,謂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雖參與法侶,心猶顧戀世俗生活。
(二) 心離非身,謂心出家身在家,身雖受用世俗生活而心卻不生耽染。
(三) 身心俱離,謂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均無顧念。
(四) 身心俱不離,謂身心俱不出家,身受用世俗生活且心亦深生耽染。
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薩僧屬身心俱出家者,而大乘之菩薩居士,如維摩詰、
賢護則屬心出家身不出家者。在家的修行人,其在家是為了與眾生沒有距離,
是為了入眾生心行,是為了示範在家也可以修出家行,其心是完全出家的。
 
佛經上為我們說了一件事情,說的是出家人,是佛陀在世時的出家人,一種以
為自己常在佛的法會下聽佛講經說法,聽多了,知見多了而生出驕慢之心,驕
慢亦是煩惱,不生智慧而生煩惱了。另一種出家人,雖然沒有驕慢之心,修苦
行,少欲知足,住山、住茅蓬,修定的,身心確實比一般人清淨,但是著相
了,【金剛經】上說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
菩薩。」 我們想想,佛在世時尚且如是,何況末法時期,二千五百年之後!
所以佛教之大乘並不拘於形服持戒,而是以發菩提心及修"利他行"為出家要
旨,故反對聲聞僧單以剃髮得戒為出家之本義。
【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大莊嚴法門經】卷下:「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剃髮名為出家,…,非以
自身守護律儀名為出家;若能廣起四無量心,安置眾生,是名出家。」
 
佛陀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那時沒有科技,佛在一處說法,遠地的眾
生就沒有機會來聽,於是佛陀就派遣祂的弟子,包括出家的、在家的,代佛陀
到各地去弘法利生。但是派遣的弟子之中,不單祇有出家人遭受人們輕視的、
誹謗的,在家人也沒有例外。

弘法是好事,但好事多磨,磨就是挫折,即是一件好事,但會遭遇到許多的挫
折。在家人弘法做得好,或甚至比出家人好,於是有人在挑撥、有人在造謠、
有人在誹謗、有人在離間,教這些信眾們對在家人產生懷疑,失去了信心,那
法緣就逐漸逐漸減少了,信眾都散掉了。這些搞造謠、誹謗、離間的人,其目
的都達到了,但卻忘記古德訓言:「寧翻千江水,莫擾行者心」。

眾生的煩惱習氣很重,包括了貪、嗔、癡、疑、慢、嫉妒等;看到別人比自己
優越,心裏面就不舒服,於是就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去破壞。現在是末法時期,
這些事情比從前更多,隨時隨處都能夠見到、遇到。

至於近代,往往很多人對在家的修行人疏忽了,他們是隨自己的高興,隨著自
己的歡喜來罵、誹謗、侮辱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曉得造這種罪孽的果報之可
怕。出家人,我們當然要尊敬,在家人(指在家的修行人),我們也不能以輕慢
心來看待。且看佛陀未成佛行菩薩道時,從不輕慢眾生。他見佛拜佛,見菩薩
拜菩薩,見阿羅漢拜阿羅漢,見著比丘、比丘尼也叩頭,見著一般人他也恭
敬,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意思是說:「我不敢輕看你
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如果我輕看你們就等於輕看佛一樣。」 這種發心是
實實在在的恭敬一切眾生,一點虛假都沒有。

再看【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云:「過去世有威音王如來,在佛的像法時
期,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同一個時期,有一位菩薩比丘,他見到出家或者在
家的男女四眾,都一律禮拜讚歎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都應當作佛。』
菩薩這麼做,甚至於被人笑罵侮辱,他也不在乎,我行我素,於是人們都稱他
作:常不輕菩薩。」

例如密宗之白教,原名叫做噶居巴或噶居派,其世稱「白」的意思是說阿底峽
尊者,在臨入滅時,把所有「顯」「密」法都傳給一個在家人,以後的法,都
是由這位在家居士傳出來的,他是白衣(代表在家人)傳教,所以稱為「白教」


最後,切勿輕慢一位居士,因為他可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據【大佛頂首楞
嚴經】卷六曰:「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觀世音菩薩能應現三十
二身,入諸國土,渡化一切眾生。其中第十三現長者身,第十四現居士身,第
十九現優婆塞身,第二十現優婆夷身,都是菩薩於眾生前,應現居士身而為說
法,令其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