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 |
在修行道上,要依次序走,這樣才容易達到目的地,這個次序,
稱之為次第,密乘的次第稱密咒道次第,顯宗亦分為次第,發展
成為「宗義學」。 |
二 |
密咒道次第就是四續部 - 事續部、行續部、瑜珈續部、無上瑜
珈續部。事續部、行續部、瑜珈續部合稱外密三乘,而大瑜珈(
Mahayoga)、無比瑜珈(Anuyoga),無上瑜珈(Atiyoga)合稱
內密三乘,但格魯派則不將內密分三乘,祇統稱無上瑜珈。大瑜
珈以修生起次第為主,無比瑜珈以修圓滿次第為主;無上瑜珈以
修大圓滿為主。但此非機械性地劃分,如修大圓滿亦修生起、圓
滿二次第。 |
三 |
印度後期的佛教,祇有四部活躍。分別是小乘的毗婆沙部、經部
,大乘的唯識宗、中觀宗,傳至西藏的顯宗經論,便是這四部。
西藏人的「宗義學」,便是此四宗部。 |
四 |
四密續部的修法,應該跟四宗五見配合,所謂配合,非機械的配
合,祇不過表示在修行道上達到的層次而已,四續部與宗見的配
合:
事續配毗婆沙部,即人無我見。 |
行續配經部,亦人無我見。 |
瑜珈密續配唯識宗,即唯識見。 |
無上密配中觀宗,取中觀見、密宗見、大圓滿見。 |
|
五 |
生圓次第
1. 生起次第:
依觀想而修自生起本尊,是本尊瑜珈,功能是淨化三有(註1)
的狀態,其修法是「持佛的三身(註2)為道」。
2. 圓滿次第:
修觀想而成的細身,即修氣、脈、明點,並依此而修定,因同時
觀修氣息入於中脈,解中脈結,由是即能生起光明,謂之圓滿。 |
生起次第能令內識相續體成熟,圓滿次第則能令內識相續體解脫,
此乃修生圓之目的。 |
(註1)三有,即三中有,分別是生中有、夢中有、死中有。 |
(註2)三身,即化身、報身和法身。心本來之空性,為法身;心
之明性乃報身,心之無礙顯現性相當於化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