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佛家的萬有分類法,要義在「無我」,即「空」。 所謂「無我」指「沒有獨立自存,永恆不變的實體」。 「五 蘊」 - 有情的組成
「十二處」 - 心識生起所依的條件
「十八界」 - 認識的由來
五蘊 蘊,積聚。蘊,舊譯五陰。
(一) |
五蘊淺釋: |
|
1. 色蘊-物質 |
|
2. 受蘊-感受 |
|
3. 想蘊-表象,聯想 |
|
4. 行蘊-意志行為 |
|
5. 識蘊-意識,了(解)(分)別 |
|
|
(二) |
五蘊分為二類: |
|
1. 一為物(色), 一為心(非色/名) |
|
2. 有情由物與心組成,前一蘊是物,後四蘊是心。 |
|
|
(三) |
從認識方面,可分為二類: |
|
甲. 能認識的主體 |
乙. 所認識的對象 |
1. 色蘊 |
|
2. 受蘊 - 所認識的物 |
世人執為我所 |
3. 想蘊 |
|
4. 行蘊 |
|
5. 識蘊 - 能認識的我 |
世人多執之為我 |
|
十二處
● |
處,義生長門。 |
● |
有情以六根所依,六境所緣,根境相資,生起心識。 |
● |
六根六境合為十二處,是心識生長之門,即心識生長之處。 |
● |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乃六種感覺神經系統,六境(色聲香味觸法)乃六種感覺對象。 |
|
六根 |
六境 |
眼根 |
色境 |
耳根 |
聲境 |
鼻根 |
香境 |
舌根 |
味境 |
身根(觸覺神經) |
觸境(觸覺對象) |
意根(知覺神經) |
法境(知覺對象) |
|
|
(註) |
如眼根之根,不是眼球,是一種俱視覺功能散佈眼球的物質,謂淨色,
即神經組織。 |
● |
意根有統攝五根全體之用,法境包括色聲香味觸五境。 |
十八界
● |
根對境生識。 |
● |
六根六境六識,合為十八界。界為因義,即種子,說明心識生起有種種條件,
以破一因。 |
|
六根
(對) |
六境
(生) |
六識
(了別) |
眼界 |
色界 |
眼識界 |
耳界 |
聲界 |
耳識界 |
鼻界 |
香界 |
鼻識界 |
舌界 |
味界 |
舌識界 |
身界 |
觸界 |
身識界 |
意界 |
法界 |
意識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