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一次結集(五百結集)
佛滅度後不久,有比丘須跋陀:「仁者弗愁,大沙門在世,常言是應
為是不應為,我等恆為所困,今者得自在,可為所欲為矣。」
大迦葉感於斯言,便決心制定遺教。
佛滅度後四個月,大迦葉選出學德較高比丘五百人,歷時七個月完成
結集,稱為「五百結集」。結集時,以大迦葉為上座,由持戒第一之
優波離答大迦葉之問,制戒,定為佛制;次由多聞阿難說出佛陀說
法,定為佛說。 |
|
|
2. |
第二次結集(七百結集)
佛滅度後一百年,毗舍離城的僧團發生了戒律上的爭論。有跋耆比丘
眾,以銅盤盛水,請大眾隨意投錢,以求吉祥。阿難陀弟子耶舍長老
認為非法。
其後以跋耆比丘眾人數較多,稱大眾部。正統派多屬長老,稱上座
部。
上座部集七百人,重誦三藏,以戒律為主,這是第二次結集,又稱為
「七百結集」。 |
|
|
3. |
第三次結集(波叱釐子結集)
佛滅度後二百年,孔雀王朝阿育王所建之大寺,僧侶紛爭,不能和合
說戒者達九年。王乃命令使者勸告僧眾,不聽,使者怒殺僧徒。王聞
之大驚,往寺悔過,不知何人當承罪過。
遂集六萬比丘,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選出學德兼備聖者一千人,
結集經律論三藏,九個月完成,地點乃在波叱釐子城,故第三次結集
又稱為「波叱釐子結集」。 |
|
|
4. |
第四次結集(大毗婆娑論的篡集)
佛滅度後五百年,印度名王迦膩色迦王,篤信佛教。因感各部執取不
同,所說各異,因脅尊者之言,發起第四次結集。
挑選高僧五百人,以世友為上座,其目的在解釋三藏。先造十萬頌
《鄔波第鑠論》釋經藏,次造十萬頌《毗奈耶毗婆娑論》釋律藏,後
造十萬頌《阿毗達磨毗婆娑論》釋論藏。
毗婆娑,義廣釋,此次結集,將佛教經、律、論義理詳細解釋,異於
第一至第三次結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