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转换 - 简体

 
上師在1995520日教授弟子眾學習基本靜坐的最後一次開示
2014102日(約十九年後)上載網頁

禪的定義
端身正坐而入「禪」定。禪是梵語(dhyana)「禪那」之略稱。
《法界次第》曰:「禪是西土音,此翻譯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
惡,故云棄惡,或翻譯功德叢林,或翻譯思維修。」
《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
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
名背捨。禪者是中國語,此翻名為思維修習,亦云功德叢林。」 意譯
作靜慮(止他想,繫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思維修習、棄惡(捨欲界
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心等
功德),寂靜審慮之意也。
禪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
而達至不散亂、極寂靜、詳密思維的定慧狀態。
「定」是將心置於一處,「禪那」本身就有定之涵義。禪及其他諸定,
泛稱為禪定;又或以禪為一種定心法門,故翻譯為定,而定之梵語為
「三昧」或「三摩地」(三昧/三摩地譯為等持、正定,也就是依佛正法
所生之定),亦將修禪沈思稱為禪思。

因禪定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經論皆廣為說示,而其種類亦繁多。在
阿含及部派佛教,將禪以尋、伺、喜、樂的有無,分為初禪、二禪、三禪、
四禪等四種。色界四禪天乃修四禪者所生之處,為生於四禪天而修的四禪,
稱定靜慮;生而即有,先天所得之四禪,則稱生靜慮;又有漏靜慮與無漏靜
慮混合共修,謂雜修靜慮,《俱舍論》卷二十四乃主張此限於阿羅或不還
果位者所修

禪相
即修禪之人,於禪定中有二種禪相,據智顗大師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載,即:

(一) 辨邪偽禪發相,指修禪之人,於禪定中,或覺自身如縛如壓,或時身
輕欲飛,或歡喜躁動、憂愁悲思,此等邪偽相與禪俱發,心若愛著,
即與鬼法相應,多失心癲狂
。故修禪定者,於此諸相,應一心寂靜,
辨其邪偽,知為虛誑,不愛不著,則自然滅謝
(二) 辨真正禪發相,指修禪之人,於禪定中,端心正念,離諸昏散,但覺
身心安穩,泯然虛豁,空明清淨,寂靜無為,而與正定相應,如前所
說一切邪偽相,了無所見。


坐禪原是印度宗教家自古以來所行之內省法,佛教亦採用。釋尊成道時,
於菩提樹下端坐靜思,其後又在阿踰波羅樹(梵
ajapala)下七天、目真鄰陀樹
(梵
mucilinda)下七天、羅闍耶恆那樹(梵 rajavatana)下七天,端坐思維,
佛教坐禪之始。據晉法顯譯之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載,出家法是以
禪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習坐禪,其類別有作數息、不淨、慈心、
緣、念佛、四無量心等種種禪法,因而產生「般舟三昧」、「首楞嚴三昧」
等多種三昧。

中國自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東渡後,禪宗漸漸興起,專以修禪為悟道之要法,
將禪與三昧廣稱為「禪法」。僧叡、慧遠、智顗等禪師皆勸人坐禪。

所以,禪法有二種:一曰「如來禪」,一曰「祖師禪」。如來禪者,經論

說,秦羅什初傳之,至天台而極詳悉。祖師禪者,經論之外,諸祖自心
心,菩提達摩初傳之。佛陀於靈山會上拈一枝蓮華示四眾,百萬人天不
其意,惟獨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而領佛旨。佛陀言:「我付汝以涅
心。」 是即後世如來禪的宗源也,故稱為佛心宗。常言禪法者,乃指
宗之禪。

方法
關於坐禪方法,禪宗諸清規中多有詳細之規定,謂坐禪應息心靜慮,節制飲
,於閒靜處結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置於右掌上(左上右下/右上
下,看情況而定),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耳與肩、鼻與臍相對,舌
上腭,脣齒相著,兩目微微張開。此外,佛門諸清規中亦說及坐禪致疾病
者,乃不得其要之故


另根據《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坐禪儀規有當隨時、當得安床、當得
坐、當得閒處、當得善知識、當得好善檀越、當有善意、當有善藥、當能服
藥、當得善助等諸事。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特立俱緣、呵欲、棄蓋、調
和、方便、正修、善發、覺魔、治病、證果等十科,以闡說修習止觀法則。
其中,俱緣指持戒清淨、衣食俱足、得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呵
欲指呵責世間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棄蓋指棄絕貪蓋、蓋、
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蓋等五蓋;調和指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
調心
(即調五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曰:「修禪好間陶師,欲造
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琴,前應調絃,
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
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防難,善根難發。」);方便指欲、
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載,息,指鼻中出入之氣。謂坐禪之人若欲攝心
入定,則必先行數息法。此息分為下列四種:
(一) 風,謂鼻中之氣出入有聲為「風」,坐禪之人若依此而數,則心散難
調,故須揀除。
(二) 喘,謂鼻中之氣雖無聲相,然結滯不通者為「喘」,坐禪之人若依此
而數,則心結難定,故須揀除。
(三) 氣,謂鼻中之氣雖無風、喘相,然出入不細者為「氣」,坐禪之人若
依此而數,則心勞難定,故須揀除。
(四) 息,謂鼻中之氣無前述三種粗相;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者為「息」,
坐禪之人依此而數,則神態安穩,情懷愉悅,其心易定,故須守持而
不捨

原始佛教有四時坐禪之法,即:
(一) 早晨坐禪,約於午前十時。
(二) 晡時坐禪,約於午後四時。
(三) 黃昏坐禪,約於午後八時。
(四) 後夜坐禪(凌晨二時),於晨朝勤行前之一、二時頃
現世則略去後夜坐禪,僅行餘三時之坐禪,稱為三時坐禪。蓋坐禪,從精
神、身體、醫學等方面來看,皆甚受重視高僧在坐禪中之腦波與熟睡者
相同,然卻不等於睡眠,是其特徵


修益處/重要
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修菩薩行者,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
性現前,能獲以下十種利益:
(一) 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既久,則
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
(二) 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禪定,常存慈愛心,無傷殺念,於諸眾生悉使安
穩。
(三) 無諸惱熱,菩薩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
生。
(四) 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禪定,常當守護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
(五) 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禪定,既得禪悅味以資道體,故雖無飲食之奉,
亦自然欣悅。
(六) 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禪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
無染著。
(七) 修禪不空,菩薩習諸禪定,雖獲諸禪功德,證真空理,然不墮於斷滅
之空。
(八) 解脫魔羂,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
(九) 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
自然明了,故心寂滅,住持不動。
(十) 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惑孽皆不能迷亂,行之既久,則無礙
解脫,自然圓熟。

註:
不忘禪是禪定一種,即練習記憶之禪定。【舍利弗問經】記載阿難尊者
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
中國各宗派均各依其教理而修禪定,另亦有菩提達摩所傳之禪。後者是
源於【楞伽經】等思想,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
成佛 」;其宗旨在於闡揚經典以外,自釋尊後以心傳心之法,是「直
入心地」的法門。意即不依經典文字,專以坐禪及棒喝等方法,令眾生
悟其本來面目,頓悟空性了脫生死。此即禪傳入中國後所成立的禪宗。
禪宗沒有特別的修行環境,是隨著某種機緣,偶然得道。身處塵世之
,而心在塵世之外的「無念」境界,而「無念」境界要求的不祇是
「從凡入聖」,而更是要「從聖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與常人無異,
但是精神生活不同。在與日常生活事物接觸時,心境能夠不受外界影
響。換言之,凡人與佛祇在一念之差。
出世間上上禪,是指最高境界的出世間無漏禪,共有九種,即:自性
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
世樂禪、清淨禪。此九種大禪為菩薩以上階位,藉修行所得之禪境,而
非外道、凡夫或二乘人所能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