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濁惡世 |
【阿彌陀經】曰:「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五濁生起之時,其時世界充
滿煩惱痛苦,稱為五濁惡世,“五濁惡世”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五濁開
始時較輕微,隨著時代之變化而漸次熾烈,那時稱為五濁增時。到了釋迦
牟尼佛的時代,五濁惡世已經變化成熟,而不斷惡化下去。
|
|
五濁 |
五濁或稱五滓/五渾,是指減劫(人類壽命次第減短之時代)中所起之五種
滓濁:
|
劫濁 |
- |
是生當末世,饑饉災、疾疫災、刀兵災等相繼而起,生靈塗
炭,永無寧日。
|
見濁 |
- |
是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使人不修善
道,導致世人知見不正,不奉佛法。 |
煩惱濁 |
- |
是世人貪於愛欲,慳貪鬥爭,諂曲虛誑,攝受邪法而惱亂心
神。 |
眾生濁 |
- |
又作有情濁。世人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怕惡孽果
報,不作功德,不修慧施、齋法,不持禁戒等。
|
命濁 |
- |
又作壽濁,是眾生因煩惱叢集,身心交瘁,壽命短促。往古
之世,人壽八萬歲,今時因惡孽增加,人壽轉減,故壽命短
促,能有百歲的人已經很少。
|
|
|
註:
|
1) |
五濁之中,以劫濁為總,以其餘四濁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
濁二者為濁之自體,而成眾生濁和命濁二種。
|
2)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載,佛界與九界相織而產生五種之渾濁,
稱為五濁。 |
3) |
有【毗尼母經】卷一定義五濁。
|
4) |
另有《十地經論》卷一舉出六濁之說。
|
5)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二舉出十二濁之說。
|
6) |
《法華經玄贊》卷四中,舉出十二濁與五濁之關係。
|
|
|
惡世 |
在正法時代,眾生煩惱很少,人人懂得自行十善,且其壽命長達數萬歲;
反之,末法時代(即現代),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
熾盛之時,特稱之為惡世(惡時)或濁惡之世。此時煩惱、邪見熾盛,且人
壽短促,苦多而樂少。據【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惡世中有劫
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濁,其時眾生垢重,成就諸不善
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應機示教 ,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之法。」 |
|
|
甚難希有之事
|
【阿彌陀經】曰:「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
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釋迦世尊讚歎阿彌陀佛功德時,十方諸佛亦各個在其本國,讚歎釋迦牟尼
佛希有不可思議功德,能夠做出甚難而希有的事。甚麼叫“甚難希有”
呢?
就是釋迦世尊在遮障特別多的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中:
‧ |
(自利/自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偉大精神,成就了無上菩提。
|
‧ |
(利他/度他)弘傳難信之法,令未來的眾生得以成佛。
|
|
|
記憶中:
有一天,弟子說:「看來我今生的修持,未能得到大成就。」
上師回答:「莫說成就,在這個五濁惡世中,你能夠不被污染已算是萬幸
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