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去詮釋佛教所說的這個「心」,不是指肉團心,一般是指人意識或精
神的總稱,亦即眾生的思想、見解、見地、辨別能力、心靈、心智、意志等
等,屬於意識、心靈的非物質部分;有時也指積集各類種子而產生諸法的根 本體,是一個祇能意會和感覺的抽象名詞。它經常與識、意混用,被當成同 義詞,但是,心、識、意三者之間,是有一些區別(暫時不在這裏討論)。若
用英文來表達或詮譯,那就更不容易了。
心的意思有很多種,如修行心、出家心、慈悲心、四無量心、菩提心等。若
說「發」心,這是一個佛教常用、常見的術語,發心就是開發心田。佛經中
常將我們的心喻如田地,心的田地如果不開發,縱使外緣俱足、福德俱足,
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種子,沒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結出好的花
果。
發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發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嚴格來說,分為一般
入世發心(例如發心供養上師膳食、發心捐助慈善機構等)與出世發心(例如
發願心、發勇猛心、發修行心、發出家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等)。
當然,我們的發心要純正、廣大。簡單說,菩提心就是廣大的。因此,大乘
稱菩提心為“大”心。失去了菩提心,即使我們稱自己是修大圓滿、大手印
或大中道的修行者,其實我們仍是在自私的狹隘道上。
當擁有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但如果我們沒有菩提心,就沒有進步的空間。
真正的修行是個必須被開展、打開的東西。如果從初修時,便能完全地遠離
於執著與嗔恚,並持續將無量有情眾生放在心中,這才證明我們已“準備
好”被啟發了悟。
我們需要去留心教法的意義,時刻提高警惕於觀照我們自己身、語、意的所
作所為。能如此修持,我們將會在道上有進步;就像個有教養的小孩,能夠 從他/她如何吃東西等等日常行為中看出來是否有教養,因為他/她的心曾被 這種訓練所改變。上師就是這樣看出我們的缺點、缺失,看出我們在日常生
活上呈現貪嗔癡慢之行為、看出我們佛學不深不精(學習了但忘掉),仍不懂
及不解密法(學習了但沒有實踐和體會)!
我們必須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我們修得的、出現的境界保持住。我們有可能
會以為自己已達到一種高的層次,但事實上這種想法卻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
個障礙,並且我們也將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中所經歷到的不同環境。座上修
法、禪修與下座後的時段,應該彼此補充、加強,否則會很難達成“解
脫”。
在初修時這並不容易,在到達中途時要保持住這種境界也非很堅固;但在最
後,它會變得極自然。因此,在剛開始時我們就必須以最大的努力來精進修
持。請好好的思維這番話。 如果你對輪迴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不斷地警覺於無常,並且積聚了功德與
智慧,那麼想要獲得大手印和大圓滿的真正、直接的了悟將會相當容易。否
則如果你說:「功德祇是對劣乘的追隨者而言;我祇對大圓滿有興趣」,就
算能坐在半空中,毫不思維無常或輪迴的過患,你就不會真正的努力,而殊
勝的證悟也不會生起。
最後,大家應留意到或發現到我們的上師都將說法、開示的功德迴向給一切
眾生;我們也應將聽聞佛法的功德作出迴向。我們一定要俱有這種態度,否
則我們的修法和修行就算不上是真正的金剛乘、大乘法的教法。
參考資料:
本網頁
> |
智慧寶庫 |
>> |
佛學淺談 |
>>> |
• |
四無量心 |
• |
洞察「識」 |
• |
禪定是陶冶心智訓練和淨化心靈的心理途徑 |
• |
菩提心與菩薩道 |
• |
不要自滿 |
• |
潛意識基識 |
|
佛教金剛乘中心(法國)http://www.vajrayana.asso.fr
> |
佛學理論 |
>> |
• |
菩提心 |
• |
認清學佛的動機 |
• |
讓修行融入生活 |
• |
四無量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