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基督教徒於臨食前會祈禱,唸感謝詞:「感謝耶和華賜我飲食。」
但佛教徒所唸之供養文意義深廣,與眾不同;小乘、大乘及金剛乘
的唸誦各異,是上供諸佛的同時亦願眾生得度。 |
─ |
明朝末年的紫柏大師每於吃飯前必先禮佛供養,然後才進食。一
日,有知友來訪,相談甚歡,大師用膳時竟忘記先供佛,吃了數口
之後才憶起尚未供佛,當下即停箸,傳令集眾,說有人犯戒要重重
處罰,若處罰輕則須加倍。大眾驚恐不已,不知是誰犯戒,而使大
師發怒。正在懷疑時,見紫柏大師自跪佛前伏地,叫知事僧弟子在
佛前痛打其臀部三十棒,大眾見其如此,益加欽仰、自勉。可見大
師持戒之精嚴,這不是傻氣舉動,尤是令人肅然起敬。大師受罰後
對大家說:「眾生無始習氣,如油入麵,牢不可破,苟折情不痛,
未易調伏也。」 古德寬人而嚴己,今人寬己而嚴人。如果此事發
生在我們身上,決不肯承認己過! 又或今天雖錯,尚有明天可補
過,於是原諒自己,馬虎過去;這樣的念頭,會令行者進步緩慢。 |
|
2. |
|
在家佛弟子也一樣,在進食前應先供佛。若佛弟子食前不先供佛,
是目無佛法,忘失三寶,不明三皈依處,有違律儀。
─ |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四十八輕戒中「不供養三寶戒」第
一。 |
─ |
《優婆塞戒經》二十八輕戒中「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第二十三載:『若優婆塞受持戒已,
若得新穀、果、瓜、菜、茹,不先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
婆塞得失意罪。』
菩薩戒是通戒,通於七眾,因為菩薩戒本彼此互通,所以在家
菩薩並非祇是作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就已算足夠了。但凡在家
眾做得到的其他菩薩戒條,都要受持、學習,這才是學佛根
本。 |
|
|
3. |
|
供佛須如此,供僧亦要禮請納供。據聞有位法師某次在泰國受一位
在家人禮請供養,那位居士跪在地上,雙手奉供。法師受了這次供
養後,覺得不做個清淨僧,實在是大罪過。其實惟有如此供養方
法,功德才最大,因供養者之虔誠心能激發受供者之慚愧心,故互
有功德。
因此,密宗上師、出家人要自我尊重,如果世人不重僧寶,僧亦有
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