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三千功德林

简繁转换 - 简体

 
怒火
上師在
1989年開示
2014924日(約二十五年後)上載網頁

引言(1)  
1.
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會產生一種不良物質。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當人正在生氣的時候,將其血液內所含之物
質,注射入小鼠體內,待觀察牠一段短日子。結果,小鼠竟死了。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澳克博士發現當一個人生氣或大發脾氣時,會傷害
身體。人腦會分泌化學物質(現證實有
37種之多),其中一種是“內啡
呔”(
endorphin)。它是由脊椎動物的腦下垂體和丘腦下部所分泌的
氨基化合物(呔),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一樣的止痛和欣快
感,等同天然鎮痛劑,是生物體內自己產生的一種嗎啡。
若人在發怒時,腦部便感受強大壓力,內啡呔能有效幫助放鬆精神,
但有副作用,所以若人能通過笑、運動,精神會放鬆,使腦中之內啡
呔分泌減少,一則有自然的身心舒暢感覺,二則減少傷害腦細胞,也
即減少傷害自己。
2.
人的心理絕對支配生理,性格影響行為,有些人驕恣任性,常發脾氣
(例如小姐發脾氣/發小姐脾氣),就會形成慣性發脾氣,中國廣東人
俗語:發慣脾氣/發臭脾氣。為何會發慣脾氣? 因內分泌之內啡呔是
腦內嗎啡,是有『癮』的;有了『癮』,就更加須要內啡呔(內嗎
啡),故此斷斷續續地發脾氣,成了惡性循環,習慣發脾氣。最初可
能一個月,漸次演變成七日,甚至三天,『癮』來了(需要內啡呔),
便無緣無故、一丁點外在因素或突然失控發脾氣,正是中國人說三日
一小宴,七日一大宴。內心不平衡,內分泌也不平衡了。

以佛教來說,發脾氣的種子在意念身心深處,留下痕跡,永不褪失。
一個人發脾氣次數越多,他/她的心理結構會逐漸變質,失去平靜心
境,易於煩躁發怒,因嗔怒習性已在心版上留下烙印(種了因),就助
長將來再度發脾氣的威勢,如唯識學說:「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現
行」,輾轉相輔相生,終至不可收拾。
除了內啡呔,亦有由腦中分泌出一種輕微毒素,會進入血液中,這些
惡性分泌物本應在肝臟過濾消毒,但有時這些毒素不能化解排出,積
存在肝臟,久而久之便會令肝臟受損而導致「腫大」、「硬化」…(中
醫說怒易傷肝,便是此道理)。
釋迦牟尼佛教人修行,內心要“平和”是有道理的;一發起脾氣,惡
性內分泌會傷害記憶系統,勤唸了的咒語、勤讀了的經文會逐漸忘
失,如此便減損自己修行積存之功德了,何苦呢!

憤怒
上師在
1995 4 2日開示
2014924日(約十九年後)上載網頁

引言(
2)
憤怒很容易就導致憎恨,憤怒與憎恨成了掛勾,嗔心產生,這會逐漸侵蝕
一個人的心靈。很多人通常是從憤怒中學習更重要一課,就是放下!
佛陀常勸告世人不要起嗔恚心、作暴怒行為,這是預先之學習,但人若做
不到自我改變,就交由社會去教育,並從中鍛練出完美人格,改善不良習
性。
人往往在失去理性之下,做作出無可挽救的局面,才體會出憤怒的毀滅性
與無止盡的輪迴悲劇例如在無量世中,你曾經憤怒或憎恨的人,彼此之
間往往互相重逢(孽緣來到),就互相仇殺、互相傷害。

 結語
怒火/憤怒會減損自己的修行,並火燒三千功德林(三千表示很多的意
思)。
祇要冷靜、放鬆、拜懺、持咒、靜坐,在這些高層次狀態下,接受佛法治
療、佛力加被,就能迅速學習、接納、吸收生命的奧祕,並快速制止惡孽
滋長、蔓延,改善自己命運、暢通修行旅程。
憤怒、仇恨屬於欲界煩惱,會造成錯誤行為與惡孽。四無量心其中的「慈
心觀」可以克服嗔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