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閉關
 
     
  简繁转换 - 简体  
     
  在古印度,並沒有閉關這個名詞和風氣,大約到了元朝和明朝,才看到中國有關閉關修行的記載。閉關可能是淵源於藏傳佛教的長期洞窟修練,又或是喇嘛隨著蒙古王朝到了中國,閉關方式才開始日漸流行。  
  大修行人不一定要閉關,反過來說,閉關者也不一定是大修行人。大修行人可以閉關,但不一定非要經歷閉關的形式和過程不可。當然,如果因緣成熟、事實上亦有需要的話,閉關確是能放下雜務、杜絕外緣、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  
  大修行人應該是全心全意地投入修行,至少已經開了心眼,而依舊不露聲色、忍辱負重、吃苦耐勞;忍人之所不能忍,捨人之所不能捨;雖心淨如明鏡而不表現於外,大智若愚。一旦因緣成熟,即能廣度眾生,有教無類而不著痕跡。如果因緣未熟,雖終其一生默默無聞,也不減損其生命之光輝。如寒山、拾得、豊幹,都是大修行人,要不是後來的好事者,蒐集了他們的詩偈,流傳於世,不然誰都不知道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些大修行人。  
  離羣閉關自修,不是人人可行,而是需要一些基本條件。修行者在沒有上師引導、前輩指點、善知識和資深師兄切磋之下,是否有能力自行解決閉關時所遇到的疑難? 如果能夠,自然沒有問題;假若不能,則可能反受閉關之害。在閉關期間往生的或帶一身病難出關的,歷史上大有其人。  
  至於不閉關也能證得大成就的修行者,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時刻、任何環境,都可以治學(即嚴謹研究學問)和精進,歷史上亦有很多人。  
  過去禪宗判定閉關的原則是:「不破初關不住山,不透重關不閉關。」 意思是說:要住在山上獨自修行的第一條件,是已達到禪宗三關(初關、重關、牢關)的第一初關;若要實行閉關精進,則先須突破第二重關才行。由此可知,沒一定的經驗和程度,妄想靠閉關的盲修瞎練而證得大成就,是行不通的。  
  有「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的教示︰自己沒有參透佛理和開悟時,不能一個人獨住深山;自己還沒有破除煩惱時,不能隨便閉關。因為煩惱未除,在關房裏盲修瞎練,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奉勸一般初學者,不要著急到深山裏遁隱,先做好修行的基礎,打好佛法知識的根基,等到開悟了以後再住山、破參了以後再閉關,那個時候便能更上一層樓,真正進入佛法的真諦。  
  時下所流行的閉關,不論是修禪、修淨土,或閱藏研經,絕大多數都缺乏這些條件,大不了祇是在關房內讀了一些佛書,或寫了幾本著作而已。  
  在早期的中國,也有一些禪修者,於悟發之後,而由善知識囑其到水邊林下、山間洞窟,單獨過木食澗飲的修行生活數年。最有名的例子是終南山,據說那兒有七十二家茅蓬,原先都是個人的修行處,後來其中尚存的漸漸成為一間間的寺院;但是住茅蓬的風氣,仍然歷久不衰。所謂住茅蓬,是自備炊具以及穀類、菜蔬的種子,入山披荊斬棘,結茅為舍,以避風雨,長期遠離俗世。不過這樣的修行方式,雖類似閉關,卻並不是閉關。  
  有些人犯了法,被關在牢獄裏,雖也算在關中,但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關起來,並不是在修行,不能稱為閉關。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雖然沒有失去自由而關在獄中,但身心都有虧欠,常受良心道義的譴責,每天住在心的囹圄裏,不得自在,雖沒禁閉於關房,卻是日日坐「心牢」。  
  近世的閉關修行有兩種人︰一種是為避免世俗事務的紛擾;另一種是為精進的禪修或潛心於經藏。前者等於是隱退修養,後者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僅為修養,祇要有錢,或有外緣的護持,就可以辦到。進關之後,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懂深入經藏的門徑,那麼雖然閉關三年、五載,還是不可能有所成就。如為禪修及閱藏,也要俱備禪修功夫的基礎,或已經掌握進入經藏的門徑,否則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閉關最怕的是「身在關中心在外」,關房內的修行,不是人人都可做得到的。如果在關房中,心不能安寧、不能自在、心有所執著、有種種的煩惱困擾而不能安住,那就「千年不出也徒然」了。所以閉關最主要的是將身心都關閉凝注起來,斬絕紅塵俗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