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小 乘

简繁转换 - 简体  

區分 小乘 大乘

(動機)

 厭世出離,斷煩惱,取涅槃。

 生起自他一體的大悲心,發求證佛果的菩提心,願 
 度眾生,令入佛道。

 1.涅槃之法,乃釋迦牟尼佛
   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
   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
   ,生死與涅槃,染污與清
   淨是絕對不相同,故要「
   斷此取彼」。

 1.菩提之法,不僅是佛陀所說,無盡宇宙,無盡
   時空之無量諸佛必然常宣說大乘教法。如法
   華經「方便品」。

 2.無常法即是常法,煩惱之體即是菩提,無我即
   是真我,一切相對之法皆圓融合一。大悲與大
   智,生死與涅槃,色與空,有與無,眾與別,
   情與智,乃至一切,無不圓融合一。佛法之根
   、道、果皆由此出。

 不作惡孽,止身口意犯罪,便
 三業清淨而趨入定慧基礎,故
 重點在守持別解脫戒。

 除守自身清淨之別解脫戒外,尚持攝善法戒及饒益
 有情戒,即進一步廣行善法及作種種饒益眾生之事
 ,這樣才是持菩薩戒和行菩薩行。

 以色界四禪及無色界四定為階
 梯,最後悟偏空(人空),趨
 入滅受想定,便出塵界。

 包括四禪八定,但不限於此。滅受想定亦不是菩薩
 所嚮往。菩薩的禪定有首楞嚴三昧、諸法體性平等
 戲論三昧及其他百千無量之三昧,這些三昧是定慧
 不二的三昧,是透過自他一如之境界而興起。

 以四念處觀為基礎而趨證無我
 慧,觀內外諸法生滅無常,蘊
 聚無我而斷我執。我執斷,煩
 惱亡,證無餘涅槃。

 觀法有多門:
 1.觀人法二空,強調不著一切的離戲境界。
 2.觀諸法惟心所變,心體空寂,悟此轉識成智。
 3.當下心即明空之佛心,故一切煩惱成菩提妙用
   ,心佛眾生無別,輪涅不二,即因即果。
 4.證悟諸法空性,進入色空不二之事理無礙境界
   ,更進一步趨入萬象交融,事事無礙之無住涅
   槃境界。

 徹斷煩惱及我執,證無餘涅槃
 ,是超越分別之離戲境界,但
 祇有超越「離」而無不二之「 
 即」。祇有色即是空,而無空
 即是色。自了生死,但無興起
 大悲大力大用之無盡利生事業
 (屬偏空涅槃)。

 事事無礙,悲用無盡之無住涅槃。法、報、化三身
 體用圓滿的大覺境界。此境界不可思議,非語言及
 心識所能及。就眾生所能了解,此佛果境界之特色
 為無礙、無限及無住之互攝互入的全體法界。
總結
區分


 自度

 度他自度
煩惱

 斷

 轉
方法

 1.止觀雙運進入空。
 2.觀法有:
   四諦(聲聞)及十二因緣 
   (緣覺)。
 3.配合(加行)持清淨戒。

 1.止觀雙運進入空。
 2.觀法多門,如中觀,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心經
 3.配合(加行)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
   ,般若六度。


 人空

 人法皆空

 初果須陀洹(預流)
 二果斯陀含(一來)
 三果阿那含(不還)
 四果阿羅漢(殺賊)
 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