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转换 - 简体
 
鳩摩羅什(生於公元344─413年),梵語為Kumarajiva,中文意譯為童壽,意即
此童子將來一定活到很大年紀。又言童子雖然年紀不大,但他的智慧、德
行、辯才都很高超,所以童年而有耆德,有老年人的德行,故名童壽。

看佛經,一開始便會見到「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姚秦是個朝代。姚
秦、苻秦、嬴秦是不同的朝代。嬴秦是秦始皇時代,苻秦是苻堅的朝代,姚秦
是姚興的朝代。鳩摩羅什是十六國時期後秦高僧,與南北朝時的真諦、唐朝時
的玄奘和不空,並稱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
 
鳩摩羅什的父母
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炎是天竺(印度)人,是個丞相的兒子。本來他可以世襲地
繼承丞相位,但他不願繼承,卻到印度各處雲遊訪道。後來聽到龜茲國(即今
新疆庫車一帶)佛教興盛,於是翻越海拔四、五千公尺的蔥嶺,來到西域。龜
茲國王白純對鳩摩炎非常恭敬供養,後更封鳩摩炎為龜茲國之國師。

鳩摩羅什的母親是龜茲國王白純之妹妹。她年輕時,長得非常美麗,不但是皇
室的明珠,西域各國皆知的佳麗,更是很多王子、公子追求說親的對象。王妹
具有超常的記憶力和理解力,而且具有"過目不忘,一聞則誦"的能力。一位有
神通的阿羅漢名叫龍摩瞿沙來到王宮,一見到她便對她說:「你身上某位置是
否有一顆紅色的大痣? 若有的話,你是慧根深厚,將來必然會修行。若懷
孕,必會生一名非常有智慧的兒子!」 她雖然身上的確有這個標記,但大家
對這位阿羅漢所說的話,只是半信半疑。因為她是王妹,所以有很多機會接近
鳩摩炎,從此這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對追求自己之人一向不屑一顧的她,終於
有了意中人-就是國師鳩摩炎!

她向鳩摩炎示愛,可是鳩摩炎心在佛法,對娶妻成家完全不感興趣,所以無情
地拒絕了。

她對鳩摩炎一見鍾情,矢志非君莫嫁,由此茶飯不思,失魂落魄,而鳩摩炎依
舊登壇說法、授徒傳道、諮議國事。龜茲國王得知其妹鍾情於鳩摩炎的事,便
強迫鳩摩炎娶她為妻,婚後生了鳩摩羅什,後來再生了弗沙提婆。

當二子弗沙提婆約一歲時,他的母親要求出家,但反而被父親阻止;鳩摩羅什
的母親就絕食,如是到了第六天,眼看著她生命有危險了,父親才答應她出家
之事。可是她怕吃了飯,恢復了體力,他又再反對她,於是她說:「一定要請
法師來為我落髮,我才吃飯。」 落髮後的第二天,她要求請來傳戒師,受了
戒而成為正式的比丘尼。(按:母親的存在和婚姻,其作用就好像是為了帶鳩
摩羅什來這個世界!)
 
鳩摩羅什的幼年時期
鳩摩羅什從三歲開始,便能讀字識文,進步神速。五歲時,能將一般人的整個
學習階段的課程學完。六歲開始接觸佛教經典。

當時出入宮廷的大法師是佛圖舌彌,羅什是國王的外甥,所以經常得到佛圖舌
彌的指點,使他在佛學方面進步更快。

七歲時,他對父親說要出家,這回父親鳩摩炎不但沒有反對,反而給予很大的
支持,於是就跟隨母親出家。生於西域龜茲國,出身印度皇族,可承繼印度世
襲高位的鳩摩羅什,終於做了小沙彌。父親鳩摩炎更將羅什託付給全國佛教領
袖佛圖舌彌。

在佛圖舌彌的辛勤栽培下,羅什的才華很快便發揮出來。他每天都能背誦三萬
二千字經文及偈頌,且過目不忘,別人稱他為「日誦千偈」。佛圖舌彌當時是
一位小乘法師,精通四部【阿含】和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阿含】是原
始佛教最根本的經典,也被視為整個佛教教義的基礎,而《阿毗曇》(即阿毗
達摩)是一部對佛經作注釋和論說的作品,是小乘說一切有部的代表作。羅什
隨佛圖舌彌學的,正是佛教基礎理論和小乘核心的思想。(按:當時大乘佛教
已產生了二、三百年,但在西北印度和西域一帶,特別是龜茲國內,卻完全是
小乘佛教的天下。)

儘管羅什只是一名年幼的小沙彌,他在佛學修養方面很快脫穎而出,加上他的
父母都是顯赫一時的人物,所以人們對羅什格外敬重,羅什住的寺院每日都有
大批信徒進去禮拜、供養。母親自然深感欣慰,但對一些現象亦有很大的憂
慮,就是羣眾對羅什的追捧、寵愛,引起其他僧人對他的反感。具智慧的母親
決定要帶羅什離開國家,出外求學,見見世面。

東晉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九歲的羅什隨其母離開龜茲國,沿著父親鳩摩炎
當年的來路,過蔥嶺,渡辛頭河(即印度河上游),到達天竺西北部的罽(音繼)
賓國(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喀布爾河中流一帶),拜罽賓國王的弟弟名僧槃頭達多
為師。(按:當時的貴霜王朝已瓦解,但佛教之興盛仍不減當年)槃頭達多博學
多才,記憶力獨步一時,也是「日誦千偈」的人物。正是智子遇聖僧,羅什用
功學習佛教經典,博讀大、小乘經論,很快便背誦了所有經典。(按:可能羅
什有印度人的遺傳血統,口耳相傳的強大記憶力成為了他的專長。)名震天竺
的佛學泰斗槃頭達多很喜歡、欣賞羅什,常常稱讚他,並譽他為神童! 因為
如此,當時有很多外道和大論師要來和羅什辯論。一個約十歲的小沙彌羅什竟
把所有外道論師都辯服了,引致全場歡呼。國王於是給予他最高的供養,另指
派大和尚五人、小和尚十人侍奉羅什,如同弟子一樣,端水掃地,任其驅使!
智慧的母親生怕又犯了龜茲國的毛病(追捧、寵愛、妒忌),所以時時提醒兒子
要謙虛、謹慎、受教。羅什亦比以前更為精進。故在印度,鳩摩羅什法師的名
氣越來越大,人人都敬佩他。

三年後,東晉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羅什十二歲,母親要攜他返回龜茲
國。羅什的師父槃頭達多多少年來,南走北闖,講經、收徒、傳法,從沒有遇
到這樣神、俊、穎、悟的弟子,常以能有這一位弟子而自豪。現在羅什母子執
意要走,做師父的當然萬分的捨不得,各大寺院的高僧、比丘尼們,連國王也
率領朝中官員來送行。大隊人馬,帶著大量佛經,一直護送至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