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經】簡介

简繁转换 - 简体

 
【勝鬘經】全名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其特色乃以「在家人」
、「女子」為中心人物,全書一卷,共分十五章(包括如來真實義功德、十
受、三願、攝受、一乘、無邊聖諦、如來藏、法身、空義隱覆真實、一諦、一
依、顛倒真實、自性清淨、真子及勝鬘)。此經為大乘如來藏系佛經中代表作
之一。
 
有關【勝鬘經】譯本的資料:
此經先有南北朝劉宋時代,由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文帝譯出,收於《大正
藏》第十二冊;據《歷代三寶紀》的記載,當時名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
經】。及後至唐朝時,又有「三藏菩提流支」譯本,列入【大寶積經】119
卷,第48會,名曰「勝鬘夫人會」。求那跋陀羅的譯本出現在南北朝時代,即
是在公元470年以前,而唐朝是在公元618年以後,所以「三藏菩提流支」譯
本,譯出的時代較晚。

據《歷代三寶紀》的記載,可能還有其他譯本,可惜失傳不見。又【勝鬘經】
的注疏本不少,其中要算吉藏大師的《勝鬘寶窟》最為詳盡。
 
【勝鬘經】的內容、主旨及結構特色:
內容敘述勝鬘夫人於釋尊前立十大誓願、三大宏願,並承佛力而宣說大乘一
乘法門,闡釋聖諦、法身、如來藏等。
大體內容結構是勝鬘夫人提出自己的因行及為甚麼可以建立大乘一乘法門的
原因,她把其他零碎的事相都丟掉了,最後祇歸到攝受正法,然後才說這個
法門(大乘一乘法門)為甚麼俱有這麼大的威神力,因為祇有這個法門才可以
通達如來的果德,為甚麼? 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聖諦等於如來藏。
經中之要旨在闡明三乘之教歸於大乘之一乘,得一乘即得如來法身。眾生雖
被煩惱所困,然其本性清淨無垢,與如來同等,故皆俱有如來之佛性(如來
藏)。且以如來藏為基礎,即使在生死輪迴之世界,亦有獲得涅槃之可能。
此經之一乘思想,即是承繼【法華經】的理念,而成為大乘佛教之重點所
在。一乘者,一法有多個異名。例如一實諦、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法性、
法身。其餘如真性實相、如如、實際、實相般若、首楞嚴、中道、畢竟空、
正因佛性、性淨涅槃等,皆一乘之異名。
【勝鬘經】在如來藏系統裏是部關鍵性的佛經,是它建立這個概念後,才能
瞭解為甚麼說攝受正法這個法門後可以俱有這麼大的威神力,這就是這部經
的整個結構。要徹底瞭解這部經的結構,如果想要用一種理論性的方式來瞭
解它,不可以按照它原來的順序,而是要把它倒著來看,先瞭解如來的果
德,再探究為甚麼這果德等於如來藏,如來藏的內容究竟是甚麼,然後才能
知道為甚麼可把如來藏這概念視為一個法門。在理論上必須做這樣的一個轉
折,就是從果講到因(先明如來的果德),然後才可能把這部經的整個思路重
新恢復起來,否則如果順著這部經往下看,就會不知道這法門為甚麼會俱有
那麼大的威神力了,此亦是【勝鬘經】的結構特色。
 
【勝鬘經】的地位和評價:
【勝鬘經】在印度和中國佛教史上,皆佔有重要的地位,被佛教學者視為
「如來藏緣起論」的代表作。
【勝鬘經】俱有強烈的思辯組織和周全的理論基礎,其宏廣的修證內容和精
湛的義理構思,可與【大寶積經】中的【妙慧童女經】相互媲美。
此經亦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即上承【法華經】「三乘方便、一乘真實」,
和【華嚴經】「淨心妙有」的思想,巧妙地結合此二部經的精神;下啟瑜珈
行派【解深密經】「阿賴耶識緣起論」,對如來藏「在纏中」的論述,促使
【解深密經】重視阿賴耶識,並開展雜染世界的研討。
於天台宗所立藏、通、別、圓四教中,此經被攝於別、圓二教;而於華嚴宗
所立小乘、始、終、頓、圓等五教之中,此經被攝於終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