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佛陀遭提婆達多迫害 釋迦佛陀遭二女誹謗 釋迦佛陀遭二魔女之報復
釋迦佛陀受外父的壓迫 生大士遭受迫害 貝諾喳那被追殺及放逐
蘭格銀波遭謀刺 密勒日巴受毒害 禪宗六祖逃亡及被追殺
諾那寧波車被迫傳法    
 
釋迦佛陀遭提婆達多迫害
简繁转换 - 简体
 

提婆達多,為釋尊叔父斛飯王之子,阿難之兄,亦是佛陀之堂弟。年幼時與
釋尊、阿難共習諸技藝,成績優異,常與釋尊比賽、競爭。釋尊為太子十二
歲時,五百童子各在自己的園內遊戲。適時有一羣雁鳥飛行空中,提婆達多
舉弓射中一雁,雁帶箭跌落在太子的園中,太子憐憫傷雁,為其拔箭療傷。
提婆達多遣派使者要求取回傷雁,太子沒有給予,這是提婆達多與釋尊年輕
時最初結怨之緣起。 佛陀成道之後,提婆達多跟隨佛陀出家為佛弟子,是當初七個出家王子之一
提婆達多也很認真修道,於十二年間善心修行,精勤不懈,但他沒有從淨化
身心做起
,他的修行,祇是沽名釣譽,祇想顯異惑眾。生來的本性就是俱有
野心而不安本分,覺得自己一向是受到佛陀的冷落,不像其他的王子得到佛
陀的慈愛,便懷著不平的心,憎恨佛陀,從沒有反省自己心中的不淨。佛陀
完全了解他的性格,有次佛陀委婉的叫他去還俗,做在家弟子來擁護佛法,
千萬不要在僧團中惹事生非,但提婆達多沒有接受佛陀的勸告。 有一天,提婆要求佛陀教他學習神通法門,可是佛陀總是叫他先在人格上做
修養,因為神通與德行毫無關聯。提婆又去請求舍利弗目犍連等大阿羅漢
舍利弗等也洞悉提婆的個性,和佛陀同樣的祇教他觀察諸法苦、空、無常
、無我的道理而已。 提婆因未能獲得聖果成就而產生退轉心;失去了菩提心便漸生惡念,欲離開
僧團去學神通為得利養,但佛陀不批准。他心中不服,於是私自到十力迦葉
處習得神通力。從此,提婆越來越驕傲我慢。 領袖欲念在提婆心中不斷增強,他排擠佛陀而欲自代佛陀領導僧團,可惜其
計亦未能得逞。此後提婆便破壞佛弟子僧團之和合,以延攬入自己之門下,
再率領五百徒眾脫離佛陀。 因為他知道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是佛陀不退轉的弟子,無法挑撥此王,所以
祇有以神通力誘惑頻婆娑羅王的太子阿闍世阿闍世太子真的就皈依他了,
開始受阿闍世太子之供養。阿闍世太子為提婆建築了富麗堂皇的僧院,每天
以很多物品作供養,就這樣,提婆也聚集了很多人。他的虛名日漸增高,甚
至佛陀的弟子有些都潛逃到他的地方去。他自稱大師,制定五法,以此為速
得涅槃之道。 提婆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擁有獨立教團,自受阿闍世之禮遇,勢力漸漸坐大;
佛陀曾屢次告誡比丘眾,切勿貪求提婆之名聞、利養引誘。但意志薄弱的人
,無法抗拒提婆的物質享受,而且他們有些也亦不能捨開人情的弱點提婆知道阿闍世太子雖然相信自己,但頻婆娑羅王依然信奉佛陀,將來一定
會對他不利,他想要打倒佛陀,一定就先要打倒頻婆娑羅王。於是提婆煽動
阿闍世,竟然教唆阿闍世弒父,並謀藉新王之威勢,登上國師的寶座。後
闍世
遂幽禁其父頻婆娑羅王,而自登王位。即位後,阿闍世併吞小國,威震
四鄰。 提婆為了做僧團的領導,不得不起殺害佛陀的心;他以金錢收買八個惡漢,
叫他們行刺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欽婆羅夜叉的石窟中坐禪入定的佛陀。但都
給佛的威德感動,皈依佛陀作了弟子。 提婆的陰謀再起,再次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擊殺佛陀而未果。又於耆
闍崛山投下大石,雖為金毗羅山神接阻,然碎片小石傷及佛足而出血。這次
阿難很難為情,因知道是哥哥提婆達多的行為。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提婆和他的弟子迎面走來,佛陀很
快的避開道路,阿難怏怏不樂的問佛陀道:『佛陀! 您為甚麼要避開提婆
達多
呢? 難道佛陀還怕他嗎?』 佛陀就安慰他道:『阿難! 我不是怕
他,不過不要和他相逢。我們都不要同他在一起,也不要同他辯論,他現在
滿懷著邪念,我們見他,便會刺激他,如同打惡狗,惡狗更加狂暴,所以不
要觸犯他,如此一切麻煩就會減少。』 有一次提婆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時,放狂象加害,他認為狂象是不通人情的畜
生,絕不會給佛陀感動,佛陀終會死在狂象的重蹄下。然而狂象走到佛陀的
身邊,便即歸服。 其時,舍利弗目犍連勸諭提婆之徒眾復歸佛陀之僧團,而阿闍世王因害父
之罪孽,遍體生瘡;阿闍世來至佛住的地方求懺悔,痊癒後,也歸依了佛陀
,並接受教化。至此,提婆仍不捨惡念,撲打蓮華色比丘尼至死,又於十指
爪中置毒,欲藉口禮佛足而傷害佛陀,幸佛足堅固如岩,提婆反自破手指。
最後提婆乃於命終時墮地獄之中。 自古以來,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蓮華色比丘尼、十爪毒手五事
提婆之五逆罪。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載,提婆墮地獄後,佛陀謂其
將歷經"一劫"地獄之苦。

佛陀為此事件而說出"過去宿世"因緣:往昔於羅閱祇城,有長者名
,家富多財,其子名須摩提。其父須檀命終以後,異母弟名修耶舍摩
須摩提不欲與弟分財產。一日與弟執手共登山上,將至高崖,須摩
便推其弟置崖底,再投石擊殺,弟命絕。佛告舍利弗:長者須檀者,
我父王白淨是也。須摩提者,則我身是。修耶舍者,今提婆達多是也。
故遭「提婆達多以石擊佛」之報應。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