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佛陀遭提婆達多迫害 釋迦佛陀遭二女誹謗 釋迦佛陀遭二魔女之報復
釋迦佛陀受外父的壓迫 生大士遭受迫害 貝諾喳那被追殺及放逐
蘭格銀波遭謀刺 密勒日巴受毒害 禪宗六祖逃亡及被追殺
諾那寧波車被迫傳法    
 
釋迦佛陀遭二女誹謗
简繁转换 - 简体
 
(一)婆羅門戰遮女謗佛
          世尊於祇園精舍說法時,其聲譽日隆,而舍衞城的婆羅門諸外道
   ,見佛陀的僧團勢力不斷的增大,他們心中嫉妒的火燄熾烈的燃燒著
,計劃一定要中傷佛陀而後才稱心如意。於是,他們用金錢買通一個
名叫戰遮的少女(或稱旃茶女、旃遮摩那),叫她跟隨舍衞城的信眾
   到祇園精舍聽佛陀說法。 有一次聽法回城中以後,她穿著美麗的服裝,手執鮮花,向祇園
精舍方向而去,偷偷的住在祇園精舍外面之外道院中。第二天早晨,
舍衞城的信眾往祇園精舍禮拜佛陀,正當他們差不多到達祇園精舍的
時候,戰遮女就從祇園精舍的方向,面對信眾走來;大家為她問候早
安,她卻回答說,她昨天是夜宿在祇園精舍。這是戰遮女最初的部署
。 七、八個月後,有一天,她用帶子在腹部內衣中繫著一個小盆,
偽裝妊婦入祇園精舍,加入在聽眾之中。正當佛陀在法座上說法的時
候,她突然從大眾中站立起來對佛陀責問,揚言佛陀與她私通並令懷
孕。 信眾聞之,大驚失色,都對佛陀產生懷疑。就在這時候,戰遮
繫在身上木盆的帶子忽然斷掉,木盆便跌在地上。惡毒的計謀自我暴
露之後,她這才羞慚的往祇園精舍的外面逃奔,佛陀仍然像沒有事似
的繼續說法。      後來戰遮女因作此誹謗之事而墮入阿鼻地獄受苦報。
  •  佛陀為此事件而說出"過去宿世"因緣:佛往昔是一名比丘名常歡,
     因妒忌無勝比丘受善幻婦人之供養,遂誹謗比丘無勝善幻私通。由
     此,佛陀此生說法時,受「戰遮女(旃茶女)繫盂(小盆)於腹譭謗
    誣衊」之報應。
    以下節錄自【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通義】 佛自述本生言:「昔有佛名盡勝。有二比丘,一名無勝。一名 。時波羅柰城,有大愛長者婦名善幻。二比丘往其家以為檀越(按 :檀越是梵語,譯為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無勝比丘,以斷漏故 ,供養無乏。常歡比丘,結使未除,供養微薄。常歡起嫉妒心,謗 善幻通。時常歡者我身是,善幻婦者,今旃茶是。以是因緣,受 諸苦報。由此餘殃,受童女謗。」
(二)孫陀利淫女謗佛
          外道的陰謀被揭穿以後,仍是執迷不悟,他們發動第二次攻擊,
      企圖再用女人來陷害佛陀。外道當中有一個少女名叫孫陀利的,受了
      外道的囑託,早晚很勤的在祇園精舍出入。數日以後,外道之徒以金
      銀僱用了凶暴的惡人數名,在一個夜中,當孫陀利行走在祇園精舍路
      上的時候,被他們殺害了,屍體就當夜埋在祇園精舍附近。第二日外
      道向政府報告孫陀利失蹤,請求搜尋,結果在祇園精舍的附近發現
      陀利的死屍;外道為達到謗佛之目的,就到處宣揚,佯稱此事是佛所
      為,最低限度孫陀利和祇園中的人有不淨的行為;孫陀利的被害,一
      定是桃色糾紛。由此,政府方面自然找祇園精舍麻煩。
       佛陀及僧團雖然不幸遇到這些迫害,對皈依佛陀的人,有信心和
      虔誠的,當然了解佛陀,知道這是外道的陰謀。但如何才能洗脫這不
      白之冤,大家都非常憂心。
     不久,那些行凶的暴徒,得了金錢作報酬後,在住宿地方酗酒,
      因為酬金分派不公平,繼而發生口角,因此全數被捕。在凶徒招供之
      下,波斯匿王命令逮捕外道門徒,嚴刑宣判。舍衞城的民眾一方面更
      自然地排斥外道,另一方面爭先恐後的來皈依佛陀之座下,擁護佛陀
      。
  •  佛陀為此事件而說出"過去宿世"因緣:佛往昔是博戲浪人,曾誘鹿
     至辟支佛日常修道之園中娛樂,後殺鹿相女而嫁禍辟支佛。由此,
     佛陀此生說法時,受「孫陀利誹謗」之報應。
   以下節錄自【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一名嚴誡宿緣經,出雜藏)
   佛說孫陀利宿緣經第一
   舍利弗問世尊言:以何因緣,孫陀利來誹謗?

   佛語舍利弗:吾當為汝說先世諸因緣。往昔過去世,波羅奈城中,有
   博戲人,名曰淨眼,巧於歌戲。爾時有淫女,名曰鹿相,端正姝好,
   嚴淨無比。時淨眼往至鹿相所,語此女曰,當共出外詣樹園中,求於
   好地,共相娛樂。女答曰可爾。鹿相便歸,莊嚴衣服,詣淨眼家。
   即嚴駕好車,與鹿相共載,出波羅奈城,至於樹園,共相娛樂,經
   於日夜。淨眼睹其衣服珍妙,便生貪心,當殺此女取其衣服;復念(
   按:念即想也)殺已,當云何藏之。        
   時此園中,有辟支佛,名樂無為,去其所止不遠。淨眼又念,此辟支
   佛,晨入城乞食後,我當殺鹿相,埋其廬中;持衣而歸,誰知我處。
   明旦辟支佛,即入城乞食。淨眼於後,便殺鹿相,脫衣服取,埋屍著
   樂無為廬中,平地如故,便乘車從餘門入城。
   爾時波羅奈國王,名梵達。國人不見鹿相,遂徹國王。眾人白王(按
   :白即告訴也),鹿相不見。王即召羣臣,遍詣里巷戶至覓之,諸臣
   受教,如命覓之。遍覓不得,便復出城;見樹間眾鳥飛翔其上,眾人
   便念,城中已遍不得,此必有以當共往彼。即尋便往到樂無為廬前,
   搜索得屍。諸臣語樂無為曰:已行不淨(按:指與女性有染),胡為
   復殺。辟支佛默然不答。問如此至三,不答如前。樂無為,手腳著土
     ,此是先世因緣,故默不答。眾臣便反縛樂無為,拷打問辭。樹神人
     現出半身,語眾人曰:莫拷打此人。眾臣曰:何以不打。神曰:此無
     是法,終不行是。諸臣雖聞神言,不肯聽用。將此樂無為,徑詣王所
     ,白王曰:此道士(按:指辟支佛樂無為),行不淨已,又復殺之。
     王聞是語,嗔恚大喚,語諸大臣:看是道士,行於非法,應當爾耶。
     王敕諸臣,急縛驢馱,打鼓遍巡,然後出城南門。將至樹下,鐵鉾粧
     之,貫著竿頭,聚弓射之。若不死者,便斬其頭。諸臣受教,急縛
     馱,打鼓巷至巡之。國人見之,皆怪所以。或有信者或不信者,眾人
     集觀,喚呼悲傷。於是淨眼在破牆中,藏聞眾人云云聲,便於牆中,
     傾顧盜視。見樂無為反縛驢馱,眾人逐行。見已心念,此道士無故見
     枉當死。此不應有愛慾,我自殺鹿相,非道士殺。我自受死,當活道
     士。淨眼念已,便出走趣大眾,普喚上官曰:莫困殺此道士,非道士鹿相,是我殺之耳。願放此道士,縛我隨罪治我。諸上官皆驚
     曰:何能代他受罪? 即共解辟支佛縛,便捉淨眼,反縛如前。諸上
     官等,皆向辟支佛,作禮懺悔,我等愚癡,無故枉困道士,當以大慈
     原赦我罪,莫使我將來受此重殃。如是至三,樂無為辟支佛,默然不
     答。

     辟支佛心念,我不宜更入波羅奈城乞食,我但當於此眾前取滅度耳。
     辟支佛便於眾前,踊升虛空。…舉身出火,即於空中,燒身滅度。於
     是大眾,皆悲涕泣,或有懺悔,或有作禮者,取其舍利,於四衢道,
     起偷婆(按:梵語音,義為舍利塔)。諸上官即將淨眼,詣王梵達,
     此人殺鹿相,非是道士殺。王便嗔此監司,前時何為妄白虛事云,此
     人殺人,今云非也,乃使我作虛妄之人枉困道士。諸臣白王,於時頻
     問道士,何為殺人也。時道士默不見答,叉手腳復著土,以是故,臣
     等謂呼其殺人,王便敕臣,驢馱此人,於城南先以鉾粧之,然後立竿
     貫頭,聚弓射之。若不死者,便斫其頭。諸臣受教,即以驢馱打鼓遍
     巡已,出城南詣樹下,以鉾粧貫木,聚弓射之,然後斫頭。
     
     佛語舍利弗:汝乃知爾時淨眼者不? 則我身是。舍利弗,汝復知鹿
     相者不? 則今孫陀利是。舍利弗,汝知爾時梵達王不? 則今執杖釋
     種是。舍利弗,我爾時殺鹿相,枉困辟支佛,以是罪故,無數千歲,
     在泥犁中煮,及上劍樹,無數千歲在畜生中,無數千歲在餓鬼中。爾
     時餘殃,今雖作佛,故獲此孫陀利謗於。
     是佛自說宿命因緣偈曰
     我先名淨眼  乃是博戲人
     辟支名樂無  無過致困苦
     此有真淨行  為眾所擾惱
     譭辱而縛束  復欲驅出城
     見此辟支佛  困辱被繫縛
     我起慈悲心  使令得解脫
     以是因緣故  久受地獄苦
     乃爾時殘殃  今故被誹謗
     我今斷後生  便盡於是世
     坐此孫陀利  故得其誹謗
     因緣終不脫  亦不著虛空
     當護三因緣  終始不可犯
     我自成尊佛  得為三界將
     故說先因緣  阿耨大泉中

佛語舍利弗:汝觀如來,眾惡皆盡,諸善普備,能度天龍、鬼神、帝 王、臣民、蠉飛蠕動,皆使得度無為安樂。雖有是功德,猶不免於宿 緣,況復愚冥未得道者? 不攝身口意,此等當如何。佛語舍利弗:   汝當學是,及諸羅漢,並一切眾生,當護身三、口四、意三。舍利   弗,汝當學是,並及一切。
  ^回上^